天气预报:
走进南科院
科学研究
科研平台
试验基地
 
首页
>专题信息>南科院抗旱减灾专题>专家日志
段祥宝教授:水利是农业的命脉,水利是民生的源泉
日期:2010年03月31日 21:27:21点击数:字号:【
2010年3月30日星期二,文山州,晴,部分区域多云转阴,小雨
2010年3月30日上午,文山州水务局会议室,与州水务局王副局长、防办段主任、设计院地勘部门等6人座谈旱情和应急措施及下一步计划。
1干旱形势和趋势
(1)文山州旱情最为严重,一直未有降雨;(2)农作物受旱情严重,无法种植;(3)小型水利(五小工程)工程发挥较大作用,但持续性供给不足,部分水库和水塘及水窖已经干枯见底;(4)灾区供水取水距离较远,一般10~30km;(5)受灾严重乡村位于地势较高地域,靠紧急送水;(6)目前旱情已经持续半年,预计至5月底仍不会出现降雨,现有水源将严重不足,小水库和水塘及水窖根本不能保证,将出现断水局面。
2 受灾区最需要的援助
(1)需寻找新的备用水源,如地下水源;
(2)缺少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员;现州上无外界勘探人员;
(3)缺少寻找地下水的物探设备;州水务局无勘探设备;
(4)缺少打井设备和资金;资金缺口较大,初步测算需要5.11亿元;
3 对文山州旱灾的紧急应对措施
(1)迅速摸清缺水地区和人员分布,包括村民人口,受灾区域位置,目前受水运距,水量分布,从中筛选最紧急缺水地区;
(2)分析紧急缺水地区的地形地貌、地下水分布和地下水源可行性,现场查看,预估地下水源分布点位;
(3)开展紧急地下水源的物探和钻孔勘探,了解水量分布和水质情况;
(4)实施紧急水源点的打井。
4 文山州旱情的思考
(1)警惕本次旱情的继续发展趋势,高度重视,积极应对
 该区域近年来多次发生旱情,2002,2005,2006,2008几年均有不同程度干旱,因此应警惕从去年秋季以来冬季、春季的干旱持续性往夏季以及今年秋季发展的可能性。
(2)水资源量丰沛地域超预期灾情反映了水利工程欠账太多
这次西南部干旱,让水利问题一览无余地展示在公众面前。文山州区域平均年水资源量较为丰富,目前灾情是超预期干旱和工程型缺水引起,其根源一方面由于先天性水资源短缺,靠天取水、用水;另一方面是后天性的水利设施缺乏,水资源污染,望水兴叹。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社会快速发展中的必然弊病——— 水资源浪费,用水缺乏循环性和可持续性。而归根结蒂,在于管理规划、水利设施的兴建和维护,还不够科学和完善。
西南地区干旱去年就开始,较多水利工程因病险而不能在汛期蓄水,造成干旱开始后无法蓄水;水库渗漏严重;历史罕见干旱气候使这一区域多年积弊的水利矛盾暴露,设施缺乏,州水利工程大多建设于50和60年代,较多水库年久失修,缺乏维修资金,带病运行;尤其是这次发挥关键作用的小型水库,特别是小二型水库,一直未能获得加固资金进行除险加固。因此应及时总结教训,灾后迅速组织实施水利工程的除险加固。
(3)兴建关键水利工程,加大五小工程投入力度
五小工程在本次抗击灾情中发挥巨大作用,应加大小水库、塘坝和水窖的普及力度,扩大储水量的标准,保证设施的防渗效果。
(4)重视灌区配套设施建设,加强节水农业推广力度,实施水改旱农作物转型推广示范。
(5)水利是农业的命脉,水利是民生的源泉
灾后需立即编制区域水利发展规划,完善水利建设和除险加固计划,推进水源工程项目建设力度,掀起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高潮。
 
6 广南县旱情和地下水源查看情况汇报
2010年3月30日下午,赴广南县查看受灾严重地区旱情和水源
查看地点:广南县
区域特点:广南县为文山州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县,民族有壮族和苗族等,地势相对较高,一般海拔1200~1700m,给水困难,受灾情况也相对较为严重。
查看严重旱情乡镇情况汇总:
(1) 沿途灾情
自州府文山县往广南县,途经砚山县,一路见路旁田地干枯,大多为红粘土,山体植被较少,彷佛来到3月份的青藏高原,途径处大多沟塘干枯,偶尔见小型水库和沟塘有水,但水面也见底。砚山县饮水主要取自水库和沟塘。
也见生产自救采用地膜等节水灌溉措施来维持烤烟苗圃,成活率尚可。
(2) 广南县珠琳镇
该镇有11个村,176个自然村落,共计63051人,严重受灾近1万人。目前取水部分去10km外沟塘,部分村落取用水井,但水量有限,现仅能各户排队等水,目前尚勉强维持每人限制饮用标准。查看了几个重点受灾点旱情和水源。
1)吊井村
该村有14个村组,人口2300多人。饮用水大多取用10km外沟塘。村内2沟塘均干枯。该村在山南边缘有一水井,埋深约10m,有构造裂隙水渗出,形成明流,该村一直沿用该井。但水量不大,约为5~6方/天。地形特征:山前构造带。10km外水源面临逐渐消失隐患,需寻找新的水源。
水源可行性:山前构造带可能富含更多地下水,从干枯沟塘可看出,地下水埋深在30m范围内。
2)云桂线广南珠琳镇段地质钻探现场调研
在吊井村外15km两山之间的岗地有中铁二院勘察大队正在进行4孔地质钻探,孔深40~50m,4孔均未见初见水。10m内为粉质砂土;10~13m为溶洞;13~18m为风化灰岩,再下仍为灰岩。据介绍,他们在砚山县在孔深40m内钻4孔,有3孔见地下水。因此在两山之间岗地结合植被地貌有可能探到地下水。
3)西基德村
该村有两只大水塘,一只基本干枯,另一塘水质较差,富营养化,呈绿色,较浑,无法作为饮用水源。现全村在村东北角山缘有一水井,位于岗地上5m山坡,目前水流出较缓,属裂隙带承压水。全村村民排队等水,水量已不能保证饮用水,需到村外15km处补充供水,但水源地也面临干枯。该村四面环山,村落周围植被明显茂盛,呈深绿色。村寨位于北山南坡地上,村东洼地也有一水井,见村民担水。初步判断,自村落内水井地下水与洼地间存在地下水连通,深度不深,可作为重点水源来勘探。
4)西基德村去珠琳镇方向公路20km处,有一岗地四面环山,植被明显发育,树木茂密,见一水塘已干枯,但从地埋判断,该区域可能存在浅层地下水。
5)珠琳镇生活状态一切正常,取水于镇上游一小型水库。
(3)杨柳井乡
1)海子村
全村14个自然村,5522人,为广南严重缺水山区。附近无水源点,仅3个自然村靠管引工程勉强维持,大多靠小水窖维持。这次大旱以来,约4625人存在饮水困难。汪家坪、上海子、陶家坡、羊角老等5个村的村民自发从广西南丘运水抗旱,运距30km以上,成本高,且取水点水源也无法保障。下龙定、营盘等村路况不好无法运水,只能从数公里外背水,每天背水难以维持饮水要求。需紧急打井寻找新水源,缓解3800多人的饮水困难。
村外有一溶洞,村民反映曾在冬季冒气,现场查看,洞较深,未见水源,村民曾试图封堵,终因封堵量大而放弃。观察村外地貌,在山北面低洼处有两种岩层交接,可进行物探后钻探判别。
2)海子村下15km
公路边左侧,山北面,明显有明流自山坡而下,山坡植被极为茂密和葱绿,下为梯田,田内有水。明流约为1000方/天。
对该点可作为重要水源优先勘探和利用。
7 需要后方紧急配合事项
(1)我院物探找水工具
我院近几年添置来不少物探仪器,如岩土所探底雷达,材结所检测仪,大坝中心高密度电阻仪及面波仪器等,需紧急由专业技术人员调运前方对地下水源点位进行物探。
(2)水文地质技术人员
当地专业技术人员缺乏,需紧急调配水文地质专业和开展过地勘的技术人员。我院岩土所和设计院等。
(3)资金
(段祥宝)
【关闭窗口】  【返回顶部】  【打印文章】

相关文章  
最新文章  
总访问量: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